1. 选择场景和器材
纪实类照片往往强调真实感,拍摄时应尽量减少摆拍的痕迹,还原真实的生活劳作场景。减少摆拍并不意味着不能摆拍,适当地调整人物的位置、姿态,以及布置一下场景中的道具和光线是很有必要的。纪实类作品要出彩,通常会选择深色场景,这样更容易营造出厚重的文化氛围。镜头可以选择涵盖35mm、50mm焦距的镜头。
2. 设置曝光三要素
在深色场景中,设置光圈优先模式或手动曝光模式都可以。使用大光圈+中高感光度的曝光组合,保证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速度以上即可。
3. 测光和对焦
使用点测光模式对准人物脸部的亮光处测光,优先保证人物脸部的曝光准确。如果使用区域平均测光模式,需要应用“黑减”的原理,减少曝光补偿。由于大多数手工艺人都处于忙碌的状态,因此对焦模式应设置为单点单次自动对焦,对准人物脸部对焦即可。
4. 用光与构图
在室内拍摄时,窗户光最适合表现人物。窗户光可以形成局部光来丰富影调。另外,室内如果有老物件,如烛灯、煤油灯等,都可以作为烘托氛围的辅助道具。在拍摄纪实照片时,我们可以通过变换构图来表现画面的故事感。例如,可以先拍摄一张全貌照片交代拍摄场景。
介绍完场景后,选择最吸引你注意力的人物进行单独刻画。可以拍摄这个人物的半身照或全身照,关键是要将环境以及人物手中的活计纳入画面。
另外,拍摄人物的手臂特写也是最常用到的构图方式。
最后不要忘记拍摄一张制作好的成品照,这个成品照可以是人物与成品的合影,也可以是成品的单独呈现。以上一连串的拍摄,可以很好地概括从场景到人物再到产品的全貌。当然,如果能拍摄到加工前备料、手艺人休息时谈笑风生,以及产品加工好以后走向市场的场景,纪实作品会更加丰满、更有看点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扒车猫 » 摄影技巧:如何让纪实照片更有看点?